普通电话号码都要实名融资炒股怎么操作,为何虚拟号码却不用?这不是方便了电信诈骗吗?
由于虚拟号码不需要像普通电话号码一样,插入实体SIM卡之后才可使用,也就意味着无需购买实体SIM卡或绑到特定的运营商上。
甚至不需要实体的电话设备,依靠软件模拟传统电话功能,就能实现远程通信。
其号码本身也是通过网络技术生成的临时号码,因此很难对其实现真实身份信息的绑定。而这也恰恰成为虚拟号码的“优势”。
虚拟号码有何“优势”?
由于不涉及实体设备和真实身份信息的绑定,虚拟号码的获取和使用更加便捷灵活,而且有利于提高用户的隐私保护水平。
甚至在跨国交流或跨境商务沟通等过程中,可以不受通信运营商的地域限制,从而方便随时随地联系使用。从号码本身而言,其运营成本也更低,适合大批量使用。
不过这些看似非常好的“优势”,也非常有利于电诈分子用来隐匿身份,逃避打击。
虚拟号码为何会成为电诈分子的工具?
设置虚拟号码的初衷,只是为了更加便捷的通讯,比如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通信时,无需支付高昂的国际漫游费用,特别适合经常出差或居住在海外的人士。
另外可以作为客服热线或营销工具,以及发送通知短信或验证信息的号码。
但低成本和便捷性不仅吸引了大量用户,同时也吸引了不法分子。一些虚拟号码运营商甚至与外部企业合作,批量注册微信等账号,用于电诈等非法活动。
虚拟号码快要成为电诈“帮凶”,为何反而只让普通号码实名?国家难道不管吗?
虽然说虚拟号码是由相应的虚拟运营商负责的,但这种运营商实际是属于“转售运营商”,是在三大基础运营商的通讯资源基础上,进行二次包装销售的经营者。
因此虚拟运营商自身并不具备基础的通信网络运营权。对于监管更是不到位,这些运营商往往没有严格执行实名制度,从而为诈骗分子提供了便利。
为何只让普通号码实名?
我国自2013年起实施了手机号码实名制,但部分电信运营商在执行过程中存在漏洞,甚至为了追求利润而放松了对非实名电话卡的监管。
这导致了大量虚拟号码的泛滥,这些号码可以被不法分子用于电信诈骗。
同时三大运营商会认为,自己只是提供信号网络支持。其他民企承包相应的号码段进行虚拟号码运营也是独立经营行为,大量的虚拟运营商中,究竟有多少间接便利了电诈,也难以监管。
虚拟号码问题国家真的不管吗?
当然不是,虚拟号码的使用也并不代表全部都是电信诈骗。比如在如今快递、外卖发展的时代,通过虚拟号的转接,就能很好的保护用户的隐私。如果完全禁止一切虚拟号的使用,反而是因噎废食。
当然工信部也曾多次要求加强对虚拟号码的管理,但由于技术上的挑战和监管难度,虚拟号码的实名制落实仍然存在困难。例如一些虚拟号码可以伪装成正规号码,使得追踪和打击更加困难。不过相信国家在接下来的工作中,会重视且加强这方面管理的。
点击#头条深一度#,看更多深度好文
读者朋友,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,才会被认定为铁粉。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,可以点个“关注”,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。
参考资料:
环球网,实名制有名无实 虚拟运营商号段成电信犯罪重灾区
https://finance.huanqiu.com/article/9CaKrnJXG5I
网,胡锡进:为什么老百姓全都实名制了,但电诈集团却能规模性虚拟隐身
https://news.ifeng.com/c/8g4484TJPZU